来源:阿燃的博客 搜狐户外登山博客群
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随着中国社会“文化热”的持续升温,比较时髦的旅行方式还是诉诸于朝圣、访古等文化意涵,譬如余秋雨先生的那本《文化苦旅》,就彰显着当时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的行走模式。 而最近10年里,则是所谓“背包客”的泛滥年代,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起行囊,热衷于登山、探险、溯溪、骑行等活动时,五花八门的旅行文化,开始在生活中蔓延开来。
这些新的旅行者,不满足于传统的平淡,他们喜欢到人迹罕至的荒野山间,流连于遥远的乡民部落。这些人不喜欢城市,却陶醉于乡间的田园气氛,他们喜欢到中国的西部去,那里有不同的文化。正是这样,无论何时进行统计,云南、贵州、新疆、西藏这些省份,永远是排行榜上最热门的目的地,那里的风光与风情,吸引着旅行者的目光。
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,背包客们不断追逐着偏远的地方,仿佛只有人烟稀少处,才能承载起“旅行”的意义。这些人手拿相机,在少数民族的仪式间穿行,他们喜欢身着传统服饰的乡民——既然来到了山野,就一定要留下属于“山野”的影像。
记得去年冬天,我在哀牢山间的长街宴上,看到几十位摄影发烧友围着一位哈尼族姑娘不停地按动快门,他们顾不上女孩的感受,更没兴趣理会周围那些身着现代服装的哈尼男人。
(责任编辑:张驰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