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一次高校合作与发展论坛上,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表示:“两个月后,目前国内最漂亮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大学建成投入使用。今年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,其中对管理、法学、经济、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,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夫球。 ”
如今,高尔夫是一个有经济、社会地位人士的代称。高尔夫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门课程,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。比如,深圳旅游学院的旅游管理(高尔夫方向)还是广东省名牌专业。关键的问题是,高尔夫值得高校如此“推广”吗?
管理、法学、经济、软件学院的专业与高尔夫风马牛不相及,高尔夫有什么理由成为必修课!
如果说高尔夫作为一项体育运动,玩两把有益身心健康,那么,把跑步、足球、篮球或者乒乓球等项目作为必修课就足够了;如果只是迎合某部分学生的爱好,开一门选修课或者搞一个类似学生社团之类的也足矣,有必要去要求人人都学高尔夫吗?
高球之“贵”,除了体现在所谓的举止之贵上,更重要的是“价格之贵”。且不说一个高尔夫会员资格的价格,就是一块普通的场地,从土地到草皮养护,都是天价;此外,高尔夫学习者的必备用具如球杆、球具、球衣、球帽、手套及配件等,也是价格不菲,非中等以上阶层消费不起。可以想象,厦门大学要让学生人人都会高尔夫,不仅学校得付出昂贵的代价,还得让他们的学生个个都成为富家子弟,否则,这项高贵的高尔夫课程,能达到预期效果吗?作为一门必修课,大学生能从高尔夫里学到什么?从费用上来说,高尔夫算是奢侈品了,鼓励大学生向奢侈享受看齐,这难道不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错位吗?在国外,高尔夫有绿色鸦片之称,有许多人因此而荒废了军务、政务,当高尔夫名正言顺地成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,那么,喜爱追逐潮流的大学生会不会沉溺其中而荒废学业呢? (责任编辑:迟雪松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