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,中国国家登山队抵达田海子山大本营,展开对两名失踪山友新一轮的救援,本报记者刘建也随队上山,参与搜救行动。
前晚11时许,国家登山队副队长次落与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一行抵达康定。昨日凌晨1时50分,本报记者刘建也与登山学校3名学生赶到康定。 在商讨了详细的救援方案后,昨日上午,本报记者刘建与国家登山队一同赶往田海子山大本营。
去大本营的路到处是冰雪,不时还有石头从山崖上飞下,司机不得不小心驾驶。搜救队抵达大本营后,天空正飘着雪花,气温低到了零下5℃,由山友们组成的搜救队已经下撤。
据了解,失踪山友彭华去年曾多次打听田海子山旁一座卫峰的情况,还表示要尝试攀登。在得知这一重要信息后,搜救行动总指挥尼玛校长决定,国家登山队向田海子卫峰进发,进行沿途搜索。昨日上午11时许,国家搜救队在卫峰山脚下找到一双手套、一个电话本和一个印有衡阳某超市名称的袋子,经查实,这些物品正是失踪的彭华留下的。但国家队副队长次落与教练孙斌、景阳一直搜索到海拔5300米的ABC营地,依然没有结果。
昨日下午,大本营传来消息称,湖南移动通过查询发现,24日失踪山友的手机曾接收到一条短信,这说明当时他的手机处于开机状态。同时据湖南一位山友称,彭华多次在他面前表示想从田海子山南坡登顶。鉴于这两个情况,国家登山队认为两人生还的希望极大。尼玛校长决定,搜救队将于今日翻越田海子山脊,从南坡向上搜寻。
截至记者发稿时,次落等人还在ABC营地附近搜索,本报记者刘建与四川青年登山队队长蒋峻已撤回康定准备手机、对讲机电池等物资,今日将上山,为搜救队补充物资。
(责任编辑:张驰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