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小时失踪体会极度严寒 35昼夜徒步征服南极冰原
2006年新年伊始,极度体验“7+2”南极登山探险队凯旋。所谓“7+2”,就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到达南北两极极点。探险队于2005年12月初从北京出发,经过艰苦的9天南极冰原徒步,于12月16日到达南极极点,随后又转战南极洲最高峰———文森峰,用4天时间攀上了海拔4897米的南极之巅,全部探险旅程用时35天。 他们的队长是王勇峰。
零下30℃长跑从小练出超强体能
王勇峰说:“有一次一个记者采访我,无意间说,你要是把胡子留起来会更有探险家的气质。”从那开始,络腮胡子就开始在王勇峰脸上扎根。浓密的胡子也真的让这位登山家显得刚毅和神秘,人群中,找到了大胡子,就找到了王勇峰。
1963年,王勇峰出生于内蒙古集宁。小时候,他是个非常贪玩的孩子,十分喜欢爬山。在他眼里,山上有茂盛的树木,有各种会唱歌的鸟儿,还有穿梭在林中的小动物,每天能在山上和这些朋友见面,真是太好玩了。
登山队对体能的要求很高,而王勇峰的体能基础也是在小时候就打下的。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有次放寒假,父亲要他在零下30℃的寒冷天气里每天坚持长跑。父亲说:“凡是真正的男子汉,都是要做大事的!”这一句话一直是王勇峰坚持训练的动力。练好身体,做大事,成为他心中不变的信念。
高考在即,填志愿时,已经和大山分不开的王勇峰执拗地写下了“武汉地质学院”。王勇峰觉得,上了地质大学才能与大自然有更多、更亲密的接触。在大学三年级时,王勇峰报名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登山队。
1984年,学院登山队和日本登山队一起登上了阿尼玛卿二峰。登顶成功后,全队人要去北京开庆功会,这对一个在校读书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件难得的事情。可在出发前,王勇峰的老师病倒了,王勇峰坚定地要留下来照顾老师。当队友在北京接受赞誉时,王勇峰却在医院里护理老师,整整一个月。
国家登山队来选拔人才,王勇峰因为身体素质好,终于走进了这个登山界的圣地。
28小时失踪睡着了就没命
1993年,王勇峰参加了海峡两岸珠峰联合登山队。在成功登顶后的下撤过程中,王勇峰失踪了28个小时。
登顶前,由于高山反应,王勇峰的一只眼睛突然失明了。他什么都没有说,硬是坚持着登上了顶峰。在下撤的过程中,他意外踩空,倒挂在了海拔8700米的冰壁上。寒冷、劳累一同向他袭来,可是,他却清醒地意识到,失明与体力不支,是缺氧的表现。他咬着牙,一步一步向7号营地挪去。
晚上,他终于回到了海拔8600米的7号营地。那里没有人,他不顾一切冲进帐篷,找到队友剩下的半瓶氧气,就像饿极了的孩子在大口喝奶一样吸了起来。
由于丢失了步话机,整个世界都失去了王勇峰的音讯,大本营根本无法联系到他,只能等待他的消息。第二天10点30分,在海拔8680米的突击营地上,出现了一个晃动的小黑点!“王勇峰回来了!他还活着!”大本营里顿时传来一片呼喊声。
回到北京后,王勇峰马上被送往医院。他的右脚三个脚趾已严重冻伤,只好把它们截去。而死里逃生的王勇峰却说:“其实登山是一项很安全的运动,但在攀登过程中,总会发生许多不可预知的事情,这一点,正是它的魅力所在。”
完成“7+2”也会爬香山
所谓“7+2”,就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到达南北两极极点。早在1993年,王勇峰和队友李致新就开始计划徒步到达南北极点,但是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。如今,交通条件、探险手段都有了很大进步,让极点探险也成为可能。
“我已经四十多岁了,在这个年龄还能再当第一,也真不容易。虽然去极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但是每次去还是觉得很兴奋。在那我们也遇到了寒冷、通讯中断的问题,但这些都是小事情,我一直在想的问题就是怎么保证队员的安全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我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,跟王勇峰登山,安全是有保障的。”登了30多座雪山的王勇峰说。
“在这个过程中,更多的是静静地攀登,登山的人经过了死亡、危险、困难的考验,在下山的时候,那种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。登山是我的生活,不登山我觉得生活是空虚的。平时我也会去登香山,我热爱所有的山。”
(责任编辑:陆佳晶) |